各学院(部、中心):
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》和教育部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(教育部令第41号)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,激励和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、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,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,我省决定开展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“优秀毕业生”评选表彰活动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评选对象
评选对象为具有正式学籍的、全日制2025年6月毕业生(包括研究生、本科生、专科生,不包括定向、超学制和档案未到校学生)。(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1)
二、评选标准
1.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坚持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树立爱国主义思想,具有团结统一、爱好和平、勤劳勇敢、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2.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、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,严格执行学生行为准则,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。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。
3.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知识,热爱所学专业,勤奋学习,成绩优异,能够完成全部课程并取得学位,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均不低于年级排名前30%(本科生综合测评成绩,硕士研究生综合考评成绩,博士研究生学业成绩),研究生要求在校期间曾获得学业奖学金,本科生要求从2025届校优秀毕业生中进一步选拔。
4.积极参加学术、科研、创新创业等活动,有较强的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,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。在学术、科研、创新创业大赛、技能大赛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、有重要发明创造或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毕业生,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评选。
5.积极参加社会实践、集体活动、志愿服务、社会工作,模范带头作用突出,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,有突出的表现和事迹。
6.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,有健康的身体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健康的心理素质,达到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,具有积极、健康、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7.积极响应号召应征入伍,献身国防事业,自愿投身边远地区、艰苦行业和黑龙江省县级以下乡镇基层就业创业的毕业生,有积极合理的成才观、职业观、就业观,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评选。
(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2)
三、评选程序
(一)学校评选推荐
各学院(部、中心)初评,初评结果在院系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后报送学校学生工作部审核。学校确定评选结果后,在全校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后报送省教育厅。
各学院在评选过程中要向学生明确公布评选标准、公示时间和公示方式,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,使学生在参与评选中受到教育。学院评选过程中应严格把关学生获奖证书、成绩等支撑材料的真实性,学院评选结果公示结束后,无异议的,要认真组织填写《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“优秀毕业生”表彰确认表》和《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“优秀毕业生”汇总表》,在规定时限内将纸质材料及电子版报送学工部。填写确认表须使用第三人称,应使用计算机打印。
(二)省教育厅评审确认
省教育厅学生处将对评选结果进行评审、确认,并将拟表彰名单公示5个工作日。公示无异议的学生,由省教育厅进行表彰。
四、表彰形式
省教育厅印发《关于表彰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“优秀毕业生”的决定》,向被评选出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(证书待省教育厅6月中旬邮寄到学校后下发,具体领取时间请关注学工部后续通知,无需电话咨询)。
五、有关要求
开展黑龙江省“优秀毕业生”评选活动,对教育引导我校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、弘扬民族精神、提升道德修养、促进全面发展及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。各学院要高度重视,加强领导,强化监督,严格执行评选标准,确保评选工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要加强对受表彰学生的教育工作,鼓励他们发扬成绩,再接再厉,在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。要认真做好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工作,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,切实增强创先争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,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,激励更多的青年学生在学习先进典型中提高综合素质,健康成长成才。引导鼓励广大学生投身基层、扎根龙江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,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六、时间及报送方式
请各学院在4月11日前结束学院公示期(学院应最晚于4月7日公示),并于4月11日当天工作时间集中报送相关材料,因省教育厅有时限要求,各单位逾期没有报送推荐材料的,视为放弃本次参评资格。
报送材料纸质版3类:《附件3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“优秀毕业生”表彰确认表》一式两份(打印时请删除左上角“附件3”字样)、《附件4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“优秀毕业生”汇总表》一式一份、《附件5xx学院承诺书》一式一份。(附件3一式两份无需分开,按所提交的附件4列表顺序排列)
报送材料电子版1类:《附件4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“优秀毕业生”汇总表》一份。(此表填写过程需保证学号准确、姓名无错别字)
报送地址:纸质版材料送至学工部学生管理科(机关楼232),电子版发送至邮箱nepuxgbxsgl@126.com。
七、说明
我校2025届毕业生名额比例经省教育厅批准,向上争取了0.4%并已计入各学院所分配的名额中,多争取到的名额主要用于激励我校优势学科。
联系人:包灵灵 联系电话:0459-6502801
学生工作部(学生处)
2025年 3 月 31日